离端午还有些时日,超市、小铺的粽子已经上市,淡淡的粽香味,总能沟起童年时光那不同寻常的端午记忆。
也许是因为身在北方,黄河边儿的端午节过的并不隆重,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节日来历和传说中,关于端午节的少之甚少。吃粽子、带彩线、佩香囊、躲午、赛龙舟、挂艾草、涂雄黄酒这些习俗也只是长大成人后才逐渐接触到的。
儿时,端午节的忙碌却是记忆犹新的。
端午前后,庄户地里的小麦、玉米、葵花、糖菜刚长到尺把高,遇好的年景更高一些。村里人一心扑在地里的庄户上,锄地、浇水、上肥,没有闲下的时候。哪块地上苗不全,哪块地长势喜人,哪块有碱了,哪块缺肥、缺水了都了如执掌,悉心的呵护着、侍弄着,生怕哪个环节出了什么差错,如同守护着自己珍爱的宝贝。自家的小菜园子、一些产量不高的非经济作物,一旦种上了总有操不完的心。庄户人从开春到秋收后一直不得闲。
种庄户是要跟着节令走的,错过节令庄户就没有了灵气,皮皮踏踏,始终长的不水灵、不壮实,最终的产量也不可观。
在这样的忙碌中,端午节似乎被人们遗忘掉了。不像过年,正是冬天,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好好的享受节日;也不像中秋,正是收获的大好时光,庄户人可以借着节日的喜气忙中也要借空热热闹闹的过一场。
娃们虽然没有大人那样的忙碌,但也不会闲着,放学后总要被大人提溜着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,弄猪菜、撒化肥、放毛驴、赶羊,还得自己在家烙个大烙饼解决饿肚子的问题,手巧能干的的娃,还能给大人做好像样的饭菜。在这样“平淡无奇”又物资匮乏的时日里,娃们往往特别捣蛋、特别馋,挖空心思动员父母能在端午歇半天,能吃上梦魅以求的凉糕。
凉糕是我们村儿里端午时的特色吃食,也鲜有一些人家拿腌猪肉和韭菜做饺子打牙祭的。
母亲手巧的很,村里人家任何家常吃食都特别拿手,凉糕当然也不例外。端午那天,母亲把已经用酸浆发酵好的糕米淘洗干净,烧开了水把糕米下入锅里,不停的搅拌,防止糊在锅底。母亲飞快的搅动着铲子,守在锅边的我们子妹三的心也跟着飞起来,眼巴巴的盯着锅里米的变化。凉糕主要的原料是糜黍子,在北方地区是专门做年糕用的,它黏性大,颜色金黄糅劲大,既好吃又好看。等火候到了,粥也熬好了。母亲把案板洗刷的干干净净,上面抹上胡麻油,趁热摊到案板上,再把泡好的红枣和葡萄干压入凉糕表面。条件好一点的人家,同时煮一锅江米粥,分层摊在案板上,黄白相间非常好看,如果表面再撒上青红丝白糖等更招人馋虫。
小孩子早已盼着吃上凉糕,大人们在忙着做凉糕的时候,小孩子围着锅台团团转。不用大人吩咐,炉灶里没有柴火了,猴急猴急的抱来。需要加水了,眼疾手快不误事。大人们知道娃的鬼心思,把热乎乎的粥舀上半碗,稀里哗啦下了肚,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锅台,去找小伙伴去玩。
把熬好的粥放凉了吃是我的最爱,装在长方形的铝饭盒里,一层白一层黄,青红丝颜色鲜艳,都不忍心破坏它完美的形象,挑一筷子放进嘴里,软糯软糯,又凉又甜,即降暑又解馋,那种滋味的美好,日后任何的美味都无法企及和替代。
如今的端午,饮食更多样化了,内容更丰富了,国家将端午定为法定假日,也可以享受小长假的出游。端午当天,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在电视里滚动播放,关于端午的来历、传说、各地习俗可以反复欣赏,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普通民众的节日饮食、节日活动有机结合,文明得以不断的发扬光大。
屈原先生当年饱含屈辱抱石投江,带着失去家国的悲痛、小人诽谤的悲愤随汩汩流淌的汨罗江而去,留下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、《怀沙》等不朽诗篇。屈原抱国忧民的忠心世人可鉴,千百来,为了纪念他,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老先生聆听着后辈“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国亡身殒今何有,只留离骚在世间”的诗句也许聊以慰藉了!
而我家必要的端午内容就是带彩线和包粽子。希望在家人围坐一起包粽子的时候,给孩子们口授心传节日的来历、本地人端午的习俗,让老人们有向孩子们讲述过往的机会,让孩子们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倾听,让深远厚重的中华文明在我们的小家庭中生根发芽。